现代人的生活空间是越来越狭窄还是越来越广阔?城市的膨胀将人们的活动范围无形地限制进了人工和混凝土的构筑,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人们的思维及想象的空间推向极至,尖端科技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几乎使人类无所不可为:上天,入地,上山,入海…更为极至的是,那些原本属于特种职业范畴的活动,也在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尝试。比如,飞。
从希腊神话中的神将鸟的羽毛粘在背上飞越浩瀚大洋,到怀特兄弟成功地利用飞行器飞向蓝天,时至今日人类己能用各种方式在天空乃至宇宙间徜徉。诚然,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,飞的形式仍仅限于坐在飞机里作俯瞰云海的旅行。于是,那种想象鸟儿一样飞翔的欲望,便必然地需要通过飞机之外的某种方式达成。除去考一张飞机驾照,那太过矫情;除去从跳伞塔上降落,那太过原始;直到发现了它——目前国内的滑翔伞俱乐部有数家,除华联俱乐部外,比较有名的还有巨人俱乐部,天骄俱乐部和飞人航空俱乐部等。华联俱乐部的报名办法是:到俱乐部交免冠照片3张,填写报名表,交纳培训费1500元。培训时间学员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在周末或其它时间,结业后发放国家体育总局伞翼滑翔运动A级证书。
飞的感觉
“生存的状态有两种,一种是活着,一种是生活。飞翔能让你暂时忘掉活着的艰辛,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。”这是张长义的飞翔心得。采访中我发现,参与伞翼滑翔的人,以高收入的个体经营者和白领居多,他们往往属于人群中比较好胜,富于创新和挑战精神的那类。尝试我没有尝试过的事情,一圆儿时的飞翔梦,是他们中大多数人参与的初衷。然而飞翔带给他们的远远超乎他们的想象。当你在空中全神贯注地飞行的时候,你的心中没有杂念,没有压力,没有胆怯;只有一种把握自我的自豪感和满足感,一种如鸟儿一般自由的轻松感,一种能与蓝天为伴的博大与自信充驰于心。而飞翔的同时,你还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,气象、地理、英语,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内心的活力在不断增长,自信心也象鸟儿一样展翅高飞。
张树鹏,做一只飞翔鸟,该文是关于张树鹏论文范文,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。
1985年,张树鹏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。19岁那年,北京一家滑翔伞俱乐部在赤峰进行滑翔伞表演,还在赤峰学院读书的张树鹏和同学一起去观看。张树鹏看见一只只滑翔伞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着,从小就有着飞一般梦想的他,感觉自己的血液在沸腾。于是他找到活动的负责人。经过严格考核,他和另外4人幸运地被录取了。
2009年6月20日,第五届世界滑翔伞定点锦标赛在南欧的克罗地亚山区举行,只有五年飞翔经验的张树鹏夺得了冠军。在颁奖举行升旗仪式时,组委会竟一时找不到中国的国旗。中国虽然有几十家滑翔伞俱乐部,从事这项运动的也有近800人,但在国际性的大赛上,中国人很少获得好成绩,更不用说是冠军了,所以当时根本就没有准备中国国旗。这件事对张树鹏刺激非常大,他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单纯地从事一项运动,而是承载了一种更大的希望,他的心已经走上了追求更高目标的征途。
2012年,张树鹏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,一个飞行者身着一种装备,从直升机上跳下,像一只鹰一样在空中飞翔。张树鹏后来了解到,这是世界上最时新的一种运动翼装飞行。翼装飞行堪称世界极限运动之最,飞行者身着翼装,从高楼、高塔、悬崖、直升机上跳下,紧贴着高空中的建筑物或自然景观进行无动力飞行。张树鹏坐不住了,他要去学习这种飞行技术。
2013年1月,张树鹏来到美国的一家俱乐部学习。教练告诉他学习流程:先学会跳伞,拿到跳伞的资格证书后,再去积累跳伞的次数。跳够200次之后,再拿着证明去找跳伞中心或者跳伞教练,经过他们集体商定,最后学习翼装飞行。
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达到200跳的次数,张树鹏几乎开始玩命似的跳伞。一般人每天只是跳一跳,至多两跳,但张树鹏私下找教练磨,每天要跳上十跳,最多的一次一天跳上十二跳。
在成功完成200跳的那天,张树鹏难掩兴奋之情。他回到休息室,刚一进门,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就把他抬着,一次又一次抛向空中。
在被学员们抛向空中的那一瞬间,我非常自豪,我觉得我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,它改变了欧美人对亚洲人在极限运动上的偏见。
2013年3月15日,张树鹏迎来了自己在美国培训的首次翼装飞行。我成功了!从4000米高空纵身一跃的一刹那,张树鹏的胸腔里迸发出一声低吼。耳边是呼啸的风声,他激情地表演起了360度翻滚。翻过去的一刹那就像在空中仰泳,眼前是连鸟都没有看过的天空,一种没法用语言形容的绝妙体验。
学成回国时,张树鹏说:我要代表中国人乃至亚洲人从事这项运动,为的是与世界上那些顶尖的翼装飞行选手PK。
张树鹏享受在空中的每一刻,因为对他来说,翼装飞行不仅是一种运动。我将飞行当作是追随内心自我的过程。因为只有当我挥动翅膀的时候,我才能在呼啸的风声中感受心灵的宁静与回归。